1月31日,中冶華天申報的“智能化控軋控冷質量管控技術”獲中國質量協會頒發的質量技術獎二等獎。該獎項是我國質量技術領域的最高獎,展現了華天軋鋼技術的深厚實力,也體現了華天對客戶產品質量的高度重視,再次擦亮“中冶華天,綠色明天”品牌。
據了解,“智能化控軋控冷質量管控技術”是中冶華天“冶金建設國家隊”多年科研開發工作的成果,在中國金屬學會和中冶集團組織的成果鑒定中,均被認為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。早在2018年,該技術便啟動研發,并于當年在廣西貴港桂寶特鋼120萬噸棒材生產線EPC項目上開展一系列實驗工作;2020年,該技術在安徽長江鋼鐵軋鋼廠“螺紋鋼筋控冷技術智能平臺”項目上繼續展開研究并首次正式上線運行;此后數年間,該技術不斷創新升級,并先后支持了河北河鋼樂亭鋼鐵棒材生產線、山東永鋒臨港先進優特鋼產業基地軋鋼廠、中天鋼鐵海門精品鋼基地雙高棒工程中軋線智能化TMCP系統的實施。截至目前,該技術已先后獲得“熱軋棒線材軋后閉環控冷系統及控制方法”“長材軋制穿水冷卻控制方法和系統”等10項發明專利授權,其控制系統軟件也已獲得軟件著作權登記。其中,由蒲春雷博士領銜的發明“基于嘗試法的棒材水箱反向自決策控溫智能計算方法”獲評安徽省專利優秀獎。